刘遵义:中国最大的风险是再次与世界隔绝

2020-10-17 16:54   来源: 互联网

2020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主持了经济和社会领域专家论坛,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和国际周期为主体,国内和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借此机会,作者试图探讨"双周期"的概念。双周期分别为"国内周期"和"国际周期"。流通是指供求双方的相互满足。从1950年到1978年,中国基本上只有一个"单周期",即"国内周期"。20世纪50年代,与前苏联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易货贸易也非常有限。这部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朝鲜战争后对中国实施的贸易禁运,也部分是由于中国与前苏联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的争端。


改革初期的双周期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恢复了第二个周期,即"国际周期",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双周期"的复苏,但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焦点仍然是国内周期。


此外,两个周期是有意分开的。例如,外国直接投资者在中国的"加工和组装"制造业务必须进口所有设备和其他投入,在某些情况下自己发电,以避免在国内一级产生对投入的任何需求;同时,出口所有产出,以免增加国内供应。这种分离使中央经济计划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因此,在1980年代和90年代初,这两个周期完全相互独立,互不相关。一个周期产生的货物和服务不能用来供应另一个周期,反之亦然。"这两个周期永远不会相遇。"唯一的共同环节是受雇于"加工和组装"业务的劳动力和经济特区地方政府提供的土地。

image.png

不过,由于中国劳工供过于求,外国直接投资者雇用劳工不会对本地劳工市场或工资水平造成影响,当时土地也过剩,外国直接投资承租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土地作其他用途,因此不会影响本地经济,这些安排的目的是保障本地经济免受任何可能的国际不稳定。


改革开放初期的双周期可以说是两个不相交的循环,一个是国内周期,另一个是国际循环,几乎没有重叠。主导周期仍然是国内周期。


双周期演化


图一显示1960年至2019年中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很明显,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国际贸易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1960年至1978年期间平均为7.1%。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电商在线"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