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防渗漏的“数智化系统+精细化运营”模式

2022-11-03 13:56   来源: 互联网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鲜明特征。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于增长模式从“机会驱动”转变为“能力驱动”。这种能力驱动,既包括产品研发、营销获客等保险经营的“开源”能力提升,还涉及保单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精细化”风控能力提升。

聚焦车险高质量发展,防渗漏是服务品质和成本管控的重要抓手,“跑、冒、滴、漏”等问题久攻不下,一直是车险经营管理中的痛点、难点。根据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测算,全球每年约有20%-30%的保险赔款涉嫌欺诈,损失金额约800亿美元。我国车险欺诈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车险欺诈渗漏在保险欺诈中占比高达80%。究其原因,一方面,存在对车险防渗漏工作重视度不高、投入力度不够等理念和操作上的偏差;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正视车险防渗漏涉及管控环节多、车型数据量大、渗漏形态复杂隐蔽等现实困难,承认现有车险理赔操作模式下渗漏存在的必然性,并处理好“人工治漏”与“系统防漏”之间的协同关系。

当前车险防渗漏操作层面,存在两类情况:

一是偏重定损、核损等专业岗位的人工审理,对防渗漏系统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不到位。在车险防渗漏工作开展中,个人专业知识和岗位功能固然发挥着积极主导作用,但应对越来越细分的业务链条和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体量,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局限。单以车型为例,目前国内在售汽车品牌130多个,在售车型超过1000款,保险公司实际承保的品牌、车型还远超该量级。要求每名定损、核损人员在全面熟悉不同车型、配件等涉案资料的前提下无遗漏无偏差地排查出所有风险点,过于理想主义。保险公司应加强车险防渗漏系统工具支持,帮助定损、核损人员更好地保障车险防渗漏的全面、准确和高效。

二是防渗漏系统工具配备到位但运营举措不到位,导致应用效果参差不齐或形同虚设。系统功能的发挥,与数据条件、运营机制、使用方法有很大关系。当前车险经营主体配置防渗漏系统工具是常态,但同一工具不同单位使用结果不同、同一单位不同人员使用结果不同、同一人员不同时间段使用结果不同等现象也是事实,反映了系统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调整维护不及时、数据储备不足、算法规则不适用、与人工衔接不充分、在机构推广举措不配套等“方法论缺乏”的问题。系统建设与运营机制向来不可偏废,保险公司应从“工具+方法”两个层面整合加强研究引导,促进防渗漏系统使用到位、效果到位。

遵循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的推动风险管理从“人工”向“人工+技防+智控”转变的指导思想,基于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保险行业有条件也有必要通过“数智化系统+精细化运营”的双管齐下,提升车险防渗漏能力和效果。

为车险防渗漏引入数智化系统工具

车险经营的线上化、数字化是使用“系统工具”识别并管控渗漏风险的有利条件。数智化防渗漏系统工具,是指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基于车险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数据沉淀,为防渗漏建立起的一套风险识别算法逻辑、信息处理流程和预警处置规则。通过系统工具开展防渗漏工作,可以极大地拓展传统的以定损、核损等专业岗位工作流程覆盖为主的渗漏管控节点,做到车险理赔数智化监测和预警前置(见图1)。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著的《中国保险科技发展报告(2021)》,以中保车服车险理赔智能风控系统为例:该防渗漏系统基于对车险理赔业务场景和渗漏风险点的深刻分析,整合“AI技术”“智能规则算法技术”“案件分析技术”为核心的三大算法模型,可部署在接报案、定损提交和质检复议等环节,并与现有风控举措并行,实现了对车险定损、核价、核赔场景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防渗漏风险甄别,在线实时输出风险监测结果,可有效封堵定损环节的“跑冒滴漏”。某财险公司应用该系统近一年来,防渗漏金额消减率已达30%左右(见图2)。

需要强调的是,防渗漏系统以风险评分、评级及理赔标准等类别为主导,将风险可控案件交由系统自动处理,解放人力专注管控高风险案件。可以说,防渗漏的“数智化工具”放大了人在重点案件和重要环节中的效能。数智化系统对于车险防渗漏工作的改进还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弥补人工操作疏漏并从源头改善。防渗漏系统可以在定损端通过对触发和消减规则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车辆定损作业中存在的录入不规范、定损项目错误、定损金额不合理等基础问题,并将相关问题定位到机构和个人。为定损、核损人员及时发现理赔操作环节短板,并从源头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提供了可能。系统还会针对配件唯一性和包含性(总分关系)、维修逻辑、工时及辅料的合理性和碰撞逻辑等渗漏点进行检测和预警,为定损、核损人员更好地发挥专业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推动标准化作业和集约化管理。防渗漏系统工具一般匹配有更智能的信息数据采集端口和统一的中后台作业支持,建立了一套更易于实施过程管控的作业规则和量化指标。人工与系统的结合,对统一查勘作业规范、严格系统录入操作标准、明确赔付项目标准值、实施配件价格及品质管控等方面能起到促进作用,使得各项赔付标准的执行得到保障,赔付标准尺度宽松、浮动范围大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能最大程度减少车险案件个性化操作导致的渗漏。

三是检视非技术性偏差震慑道德风险。防渗漏系统工具使用后,生成的录入差错查得率、渗漏消减触发率和渗漏金额消减率等结果比对,为评判人工作业品质给出了依据,敦促作业人员更加重视对渗漏风险的核查和消减工作。尤其是防渗漏系统运行规避了因作业链固化导致的利益勾兑和各类人为干预,对非技术性偏差有检视作用。系统配套的未消减项目检查和追责机制,也对车辆定核损作业起到监督作用。由此,车险防渗漏系统不仅提供了工作工具、培养了工作习惯,也提升了作业人员的标准化警觉,对有意识造成的非技术性渗漏等道德风险起到震慑作用。

为车险防渗漏系统匹配精细化运营支持

当前保险科技市场不乏各类优秀的车险智能定损、核赔等防渗漏系统工具。但各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各区域机构之间的车险防渗漏机制存在个体差异,且系统接入和适配调整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时间投入。所以防渗漏系统在使用推广过程中,要从运营思维、运营模式、运营手段、运营激励等方面给予精细化支持,既避免“千人一面”的生搬硬套,也注重与传统模式和机制的契合,量体裁衣、循序渐进。

一是数字化运营思维。保险公司要站在政策源头,深刻领会和把握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增强合规风控的监管导向。应站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层面,把车险数智化防渗漏系统建设植根到风控、合规的经营战术中去,敢于突破自身经营习惯和思维定式,自上而下层层部署。

车险防渗漏系统应用人员要尊重系统数据指导。以数据定位问题、以数据评估效果、基于数据进行干预,不仅有助于数智化防渗漏工具的使用做到靶向决策、精准防控,也能帮助发现和补齐“人工”防渗漏的疏漏点。

以车险人伤风控为例,某财险公司2020年开始应用伤残赔付系数作为防渗漏系统工具有效性的考核指标,并聚焦伤残赔付系数的异常变化;同时结合伤残渗漏多存在于低等级伤残中的风险特征,实施了对低等级伤残赔付系数的指标监控。通过核心指标的提示,该公司2022年一季度人均低等级伤残系数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对应减损超千万元(见图3)。

二是组合拳运营模式。形成“产品运营+机构运营”的双轮驱动,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防渗漏系统与业务管理的联合调控能力,使防渗漏效能得到最大发挥。

“产品运营”强调在车险防渗漏系统工具引入后,以产品管理思维对系统工具不断作出适应性调整和迭代升级。保险公司在系统应用过程中,不仅通过案件触发风险情况验证车险防渗漏系统工具的有效性,也依据系统在不同案件类型、数据环境、指标系数变换中的结果对比,对车险渗漏风险识别规则进行优化,提升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命中率。

“机构运营”强调结合不同保险机构间业务基础和风控能力的不同,给予分梯度的防渗漏系统应用指标。避免一刀切,不仅可以消减车险防渗漏系统在机构下沉过程中的畏难、应付等情况,促进各项数智化防渗漏规则得到有效执行,减少人为因素对系统工具的“忽视”或是“绕着走”,还有利于指导推动机构探索系统工具的个性化运营模式、打造可推广的标杆案例。

某财险公司省级机构在使用车险防渗漏系统初期效果一直不佳,渗漏消减触发率、渗漏金额消减率均较低,在全国机构表现靠后。后经总公司调整运营指导举措,采取了有针对性地规范特定场景定核损作业操作、加强定损人员渗漏风险排查培训、总公司直接干预部分风险案件的审核作业等措施,该机构车险防渗漏系统效能得以大幅提升,成为同类机构标杆,金额消减率达到34.6%,整体定核损作业规范亦显著提升。

由此可见,“产品+机构”双线并行,能够以较快的速度验证并提升车险防渗漏系统有效性,在运营中持续提炼规则、优化方向、总结方法。

三是正向性运营激励。系统防渗漏与人工防渗漏是相互增益的关系,带来的是复杂客观因素导致的“必然”渗漏中的增量减损。应辩证地看待车险防渗漏系统产出与定损、核损人员工作产出,尤其在全面引入数智化防渗漏系统工具后,不能片面把系统防渗漏的产出都认定是人工防渗漏的疏漏。应注重在引入车险防渗漏系统的过程中,通过正向考核激励来调动员工对系统工具使用的积极性,例如逐步调低定损岗被检出风险点的目标值、逐步调高核损岗核减的目标值等。

为车险防渗漏技术和模式创新开展合作共建

车险防渗漏是一个行业级课题,不论是进行系统应用创新还是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依靠保险公司单兵作战,会受到成本高、难度大、技术与数据不足等掣肘,搭建保险业车险防渗漏平台,是一个更便捷、高效的实施路径。今年5月在深圳举行的一场保险业车险防渗漏工作交流会上,华安保险、众诚保险、亚太财险、大家财险、永安保险、北部湾保险等多家险企结合自身车险防渗漏工作经验,普遍认为建立行业共建共享机制,以云平台和SaaS化部署模式,集成并推广成熟先进的车险防渗漏系统和运营经验,有益于降低保险公司应用门槛、加快实施进程,促进车险业务高质量发展。

目前,行业内已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防渗漏平台产品,部分保险公司就车险防渗漏平台共建落地了合作,针对不同风险点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数智化系统工具和精细化运营方法:

针对车险配件换修渗漏风险,通过数智化防渗漏系统,在线实时对定损配件的受损可能性、配件更换的必要性进行检测和预警,协助定核损人员提升配件更换项目定损准确性。通过智能定损系统运营数据,对配件更换金额占比、车均配件金额、车均换件数量等与配件更换相关结果指标进行分析和监控,回溯、定位配件更换高渗漏风险机构和个人,从而给出针对性管控意见。

针对配件总分区分渗漏风险,车险防渗漏系统联通第三方配件数据平台,能够借助车型、品牌配件数据,通过定损车辆车架号解析,精准提示理赔人员定损配件总成、分总成关系,预警更换多个分总成与更换总成件价格差异,从数据源头提升配件总分区分渗漏风险管控能力。

这些都是车险防渗漏打破单兵作战格局,践行“数智化系统+精细化运营”模式的优秀成果,经保险公司运营验证,在定损端、核损端渗漏消减对比显著,尤其对配件合理性预警灵敏。

当然,车险防渗漏作为一项行业课题,仍需要保险公司、科技企业和服务平台继续加强合作,在技术能力、运营方法、数据资源等方面形成合力;希望更多保险公司加入车险防渗漏平台共建的行列,不仅给车险经营带来直接的效益贡献,也为增进车险业务整体风控水平、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助力。

(本文转载于中国银行保险报,作者系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主任、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童清)


责任编辑:Linda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电商在线"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