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校食堂均实行"选餐制",中小学校外配餐必须提供一半的选择
据天津教育委员会微信官方介绍,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垃圾的重要指示精神,天津教育委员会近日制定并发布了 "天津市教育系统制止餐饮废物行为若干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要求天津教育系统各单位实施。
一、严格管理公务活动中的膳食
我们要切实加强对我国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膳的管理,按照快速、健康、经济的要求,开展简便饭和标准化餐,科学合理地安排餐量,原则上实行自助餐。原则上不安排接待人员。有实际工作需要的,服务员人数不得超过规定人数。
严格实行国家和市级公务人员膳食财务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编制经费预算,公务活动餐费应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名片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披露 "三公费" 经费用于公务活动膳食费用时,严禁设立 "小金库",严禁将公务活动餐费转移给下属及相关单位,严禁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会、餐饮等。
二。改进学校食堂的供餐方法
基本上,高校学生食堂所有的菜品都有 "选餐制",条件中小学食堂尽量采用 "选餐制" 提供膳食,减少 "套餐制" 供餐,教职工食堂必须采用 "选餐制" 供餐,要求教师适度选择膳食,节约节约,抵制浪费,为学生示范。
要优化学生食堂的基本供应结构(主食和副食品)、风味食品和商业食品,增加学生菜品的供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更少的菜,积极引进更多适合学生口味的菜肴。基本上,所有的菜品一分为二,大米有多个档次。
使用校外膳食的中小学必须提供两种规格的一半和全部套餐。其中一半的价格是根据整个套餐的成本降低后确定的。这两个套餐的主食应保证无限量供应。
有条件开设学生食堂的学校必须开放。原来学生食堂已关闭或改为其他用途的学校应努力恢复学校的开放。
如果学生食堂的组织者计划不当,措施不佳,造成严重的食物浪费,他们应一起被发现,一起调查和处理,并被告知整个系统的暴露情况。
各学校食堂应在就餐区的明显位置张贴宣传口号或海报,张贴标语,提醒就餐者健康饮食,适当摄入食物。在食堂集中回收办公室安装监控设施,安排文明食堂主管检查,对浪费行为进行批评和教育。
三。实施学校食堂的罚款管理
加强对学校食堂生产计划的管理,按照就餐者数量的规律,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以达到准确的数量、品种齐全、安全可靠,避免过多的原材料采购。
开展学校食堂职工精细加工专项培训,在配合蔬菜的过程中,要权衡材料入锅、合理配比、肉料和素料的集中加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在保证膳食营养的前提下,推广一菜、一盘,进行边、角剩菜的二次整理,确保原料的最佳利用,避免原料浪费。
推广和应用学校食堂的电子仓库管理系统,进行良好的储存。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原料冷藏储存,以防止原料的腐烂和变质,减少库存损失。
四、开展节约型校园活动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节俭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和中小学德育课程,融入各学科课程,举办讲座,培养学生节俭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结合 "10.16 世界粮食节"、"农民丰收节" 等周年纪念节日,每学期集中开展节粮宣传月活动,举办专题班(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学生以 "光盘" 为荣,杜绝 "舌尖浪费"。
中小学要以 "拒收浪费、节约粮食" 为主题,组织学生到循环经济园区、粮食主产区、节水科技馆等参观学习,结合 "新时代与实践" 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学科研究和节约经济自愿服务,增强储蓄意识。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会的作用,广泛开展 "节俭、抗浪费" 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建立节约、低碳绿色社团,组织学生志愿者在学校充当 "文明饮食监督员",营造良好的节约型氛围。
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开放日、亲子实践等家庭学校交流交流平台,加强家长经济教育,引导家长带头制止餐饮浪费,开展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V. 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学校应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电子屏幕、布告栏、黑板、报纸、窗口、班级博客等方式,广泛开展 "制止舌尖浪费" 的宣传教育活动,张贴温馨的贴士和图片,拍摄公益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
学校要树立先进的榜样,选择节约标准,节约专家等,加大认识力度,加强积极的宣传和引导。
六、建立和完善长期机制
书记、校长是学校制止餐饮浪费的第一负责人,要建立健全节约型教育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贯彻落实。
节俭是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评奖的重要参考。对于严重浪费食物、没有改变学业的学生,学校应当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取消当年的优秀评价资格。
所有学校都要对教师进行节俭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起带头作用。对于有严重浪费行为和消极影响的教师,学校应当按照规章制度记录其教师的道德档案,取消他们的优秀评价资格。
坚持监督与自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各级各类学校的经济教育和食堂管理情况,认清突出工作,限期批评和纠正工作不足,揭露和认真处理严重浪费现象。